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Awak ganggu saya punya cinta (2010/1/14)

有一段时间没有和 AT 小姐联络了。今天她心血来潮,打了个电话给我。这回除了有些惊讶,我对她有了防备心,不知葫芦里又卖了什么药?结果劈头第一句话她就试探我是否还有和医生联络。当我说没有后,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告诉我医生的变态故事了。

一开始,她告诉我诊所之前有一位职员 SL 小姐曾和医生的女友,AM 小姐是同学。那职员在不知医生已和女友热恋的情况下,告知医生 AM 小姐的过去,结果触怒了医生,换来了医生的一记耳光。最后职员也辞职另谋高就了。

2009年11月,医生又不知怎么的辞退了另一位马来职员,J 小姐。知道医生以什么理由辞退职员吗?“Awak ganggu saya punya cinta”。顿时,我被这个理由吓呆了。一个算是很充分的理由吗?在我心目中,J 小姐是 M 诊所里最好的职员,平时不多话、不会搬弄是非、工作勤奋,是我最喜欢的职员。如今却被一个变态的医生以一个荒谬的理由革职,真的替她打包不平。不只我觉得可惜,就连脾气暴躁的 AT 小姐也为了这个职员和医生大吵一番,甚至闹到当天诊所必须暂停营业一天。事后 AT 小姐还有一股冲动想要报警缉拿医生(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可想而知事态的严重性已到了什么地步。

盖了 AT 小姐的电话,心中再一次浮现出那一番的话,尤其是那句“你干扰了我的爱情”更让我感到恐惧。心里担心是否是自己害了 J 小姐?回想起在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我曾到 M 诊所给他注射预防针,接着我们便吵架了。可能当时他心情不好,脾气无处可发,结果当时值班的 J 小姐便无辜成了他的出气筒。在一旁的我听了更火冒三丈,出言训了医生几句,目的想帮J 小姐讨回公道。医生的无理取闹简直不可理喻。

两个星期后的11月13日(星期五),由于我不舒服,所以再次光顾他的诊所。和上几回一样,他并没有放过我。看完病后,一堆不堪入耳的话像机关枪般又从他的口中射出来。因为有急事在身,这回我不反驳就匆匆离开了。怎知道他并没有因此而饶了我,午餐时间竟然打电话告诉我那女人要见我,问我能否去找他们?电话另一端听到那女人无理取闹的声音。当时的我已经怒发冲冠,在电话中对他骂个狗血淋头,完全不给他留面子了。而当中我讽刺他除了只会骂他的职员之外,什么都不会做了,就连医术也逊色了。他却回答我说从来只有他解雇职员,没有职员因为不满意他而辞职的(骗人!SL 小姐不就是自己辞职的啰!)。

没想到我的一句话却让 J 小姐失去了这份工作。跟了医生两年,却换来如此的对待,真叫我替她心痛。我相信 J 小姐的工作能力,否则这个医生也不会把她从 R 诊所带到 M 诊所去工作了。原本想帮她,反而害了她,觉得很自责。哼,狡猾的医生,懂得在11月解雇她,连年尾的花红也省下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医生那句话又多了一个疑点。他口中所谓的“cinta”又是谁呢?据我所知,医生的女友,AM 小姐不敢去 M 诊所找医生,因为 AT 小姐不欢迎她。再说,连 AT 小姐都不知道医生在外面有另一个女人,更何况是不多话的 J 小姐。因此屈指一数,排除了这两个女子,还会有谁呢?

无论如何,J 小姐被解雇的事情和我脱不了干系,我必须负上一些责任。啊!!!很烦,很自责!

2010年1月20日星期三

学会放下,活在当下

儿子放学后,气冲冲地跑回家,一进门就气呼呼地投诉遭同学欺负,还坦言将会想办法对付同学。在一旁的父亲听了,便走到墙角,找到一袋木炭,对儿子说:“儿子,你把前面挂在绳子上那件白衬衫当作同学,把这个袋子里的木炭当作你想象中的倒霉事情。然后,你用木炭去砸白衬衫,每砸中一块,就像征着同学被你欺负的次数。我们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儿子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拿起木炭就往衬衫上砸去。可是衬衫挂在远处的绳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只有几块打到衬衫。

父亲问儿子:“现在你感觉如何?”
儿子说:“累死我了,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扔中了好几块木炭,白衬衫上有几个黑印子了。”

接着,父亲要儿子去照照镜子。儿子在一面大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身都是黑炭,脸上只能看到牙齿是白的。

父亲说:“你看看,白衬衫并没有变得特别脏,而你自己却成了一个‘黑人’!你想设计陷害别人,结果最终的报应却落到自己身上。有时候,我们的坏念头虽然在别人身上兑现了一部分,别人被你陷害了,但是同样的我们自己的身上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污迹。”


启示:当我们气得半死,对方却不痛不痒;我们暴跳如雷,对方还是老神在在的,这也代表对方达到了目的,而我们却彻底输了。对方的目的,就是要惹火我们,让我们身心痛苦。或许,对方用木炭扔我们,能让她得到一时的快感,但是之后却可能让她自己更加灰头土脸,把她自己最丑陋的一面呈现出来,一览无遗。所以,光是清理自己身上的木炭所付出的代价和心力就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因此为了他人而抓狂,实在不值得,没有必要硬是往死胡同里钻。

(此文章摘自千江月的《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并加以修改)

破镜难圆

Once there was a little boy who had a bad temper. His father gave him a bag of nails and told him that every time he lost his temper, he must hammer a nail into the back of the fence.

The first day, the boy had driven 37 nails into the fence.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as he learned to control his anger, the number of nails hammered daily gradually grew less. He discovered it was easier to hold his temper than to drive those nails into the fence.

Finally the day came when the boy did not lose his temper at all. On hearing this, the father suggested that the boy now pulled out one nail for each day that he was able to hold his temper. The days passed and the boy was finally able to tell his father that all the nails were gone. The father took his son to the fence and said, “You have done well, son, but look at the holes in the fence. The fence will never be the same. When you say things in anger, they leave a scar like this. You can put a knife in a man and draw it out. No matter how many times you say you are sorry, but the wound is there.”

(此故事摘自Sartorius Stedim Malaysia Sdn Bhd 赠送的2010年日历中)

启示:很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是否能原谅他的所作所为?这一段日子,我真的很痛苦。讨厌自己为何至今还放不下他;怨恨他为什么一直不信任我;埋怨自己为什么遭到他如此的对待还选择留在他的身边,赶都赶不走。经过这段日子,我考虑清楚了,得人之处且饶人,最终我选择原谅他。不过心中这根刺就算拔了,伤痕也会在。

虽然我们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我还是个公私分明的人。曾答应过他,只要我在槟城,就会毫无怨言地继续帮他的诊所更换零钱。

2010年1月19日星期二

“追求”的定义与看法?

某天晚上,和朋友外出享用晚餐。彼此聊天时向友人提及虽我非常喜欢那医生,却不曾追求他。结果友人睁大眼睛望着我道:“阿钱,你敢说你没有追求医生?我的头可以砍下来给你呀!”心中有点不悦,嘀咕着怎么友人吃里爬外,都不帮自己。友人接着说:“你约医生吃饭,送生日礼物给他,还不叫追求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和他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误会,是因为各自对“追求”的看法不同。正如友人所叙述,相约吃饭、送礼、皆属追求对方。或许医生也是这么认为。可是对于我来说,这都是普遍的事呀!并没有限定约会送礼给朋友就是代表喜欢对方啊!

或许他不了解我是较为热情的女子。我曾经做了甜品送去给远方的男性朋友品尝、和他一起看半夜场电影、吃夜宵;曾经到另一个男生家过夜,帮他打扫整间屋子;曾经在情人节当天和其中一个男生见三次面;也曾经在疲倦时把头靠在男生的肩膀歇息、要求他帮我捶背、把车借给他、他无法出席我的毕业典礼时我失望的眼神,后来看到他出现在面前那种喜极而泣表情;和一群朋友到金马伦游玩,让男生握住我的手取暖……我对这些朋友付出的远比起对待医生的还要多。然而,我都不认为我在追求他们,更不认为他们是在占我的便宜,我们之间纯粹是单纯的友谊。虽然说我对医生有着感情,可是他即将结婚,自己也清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因此我何必降低自己的身份去追求或者和他有“关系”呢?心里只想和他做知己。

2010年1月3日星期日

第一万封“道歉信”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放羊的小男孩,因为欺骗别人而得到了教训,发誓不再说谎骗人。但是他根本没做到,甚至还变本加厉,经常惹得村民们火冒三丈。

正当男孩回到房间,准备要开始他的恶作剧计划时,无意间,男孩发现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第一次的对不起》,是一本极为冷门的怪书,男孩坐在软绵绵的床上,仔细地读着这本书。但他非常认真地读着书里的每一字、每一句,始终看不太懂故事内容。但男孩唯一理解的就是主角只道歉了“一次”就得到了一球巧克力冰淇淋。因此,男孩决定要道歉一万次,看会得到什么好东西。

“可是到底该如何道歉呢?”男孩心想,他决定要写一万封道歉信给村里的所有人。之后,男孩继续不眠不休地写着信,在写信的过程中,男孩发现,这比想象中的还要有趣多了!也比恶作剧还要带给他更多的开心!

第二天,村民们都在自家的门前发现一封破烂不堪的信,打开信封,村民的心中都猜到了,看到那潦草的笔迹和那狗屁不通的句子,就知道是谁写的了。但在村民的心中,却都有着一股“温暖”油然而生。

同一时间,某个女孩也继续不停地写着信,她将最后一封信留给医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脸上洋溢着不曾出现过的满足笑脸。

(部分文章摘自光华日报的《第一万封“道歉信”》)

启示:是的,不久前有一个女孩和医生吵架了。医生甚至骂了女孩自作多情。虽然在女孩的简讯里已老实告诉了医生她不曾追求他,并且在爱情与面包之间她选择了面包,放弃了爱情。不料得到的回复竟是:“Your last sms is a total dishonest. Maybe you need to learn these two words: 承认 before you join into my circle of trust.”真叫那女孩好伤心。女孩从认识他开始就不曾欺骗过他,没想到却落得如此的地步。

或许医生的心理已经不平衡了,因此女孩决定退出这场纠纷,以一封道歉简讯来结束了彼此的恩怨与仇恨。事缓则圆,弦绷易断,把事情闹得太僵,难免双方都会两败俱伤。道歉,并不代表女孩承认了医生所有虚有的指控而惭愧,只是在这个连包青天也无法裁定谁是谁非的情况下,道歉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目前女孩应该做的就是好好照顾自己的健康,不让病情恶化下去。其他的事暂且耽搁一旁。